涡阳县最新动态:民生工程进展与乡村振兴成果
涡阳县民生与振兴双轨并行:老少爷们都说好的实在变化
最近路过涡阳老汽车站,发现原先坑洼的站前广场铺上了透水砖,等车的张大爷端着保温杯直夸:"这砖下雨天不积水,娃娃们上学不湿鞋!"像这样的变化,在2024年的涡阳可不止一处。从菜市场改造到乡村书屋开放,50项民生清单正悄悄改变着这座皖北县城的生活肌理。

一、民生工程:把"政府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陈大镇的养猪户老王今年特别忙活——镇里新修的产业路直通养殖场,饲料运输省下两成运费。这要归功于县里"民生实事项目库"的动态管理机制,哪个村反映问题多,项目就往哪倾斜。
1. 老百姓最关心的"关键小事"
- 居住升级:完成17个老旧小区管线改造,惠及4000余户居民
- 出行便利:新建农村公路48公里,改造危桥9座
- 一老一小:建成8个社区老年食堂,新增托育位560个
天静宫街道的李婶现在每天步行十分钟就能到社区食堂吃午饭,"六菜一汤才8块钱,比自个儿做饭还省事"。这种精细化服务正是今年民生工程的特色。
2. 民生账本里的"技术含量"
智慧水务 | 安装3000套智能水表,漏水率下降15% |
云上办事 | 98%民生事项实现"指尖办" |
阳光监管 | 所有项目资金流向实时公示 |
县发改委的小赵告诉我,他们办公室挂着"民生地图",哪个项目进度滞后就会亮红灯,分管领导得亲自到场督办。
二、乡村振兴:黄土地里长出新风景
清明回老家扫墓时,发现涡南镇的农田里立着不少太阳能板。"这是农光互补项目,上头发电下头种菜,亩均收益翻番哩!"村支书老马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他们村新开的抖音账号,直播卖麻糖半个月就销了5000斤。
1. 产业振兴的"涡阳解法"
- 特色种植:发展丹皮、白芍等中药材1.2万亩
- 循环农业:建成8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
- 文旅融合:开发"老子故里"研学路线,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
西阳镇的王老师最近带着学生参加读书日活动,孩子们用玉米皮做书签的短视频意外走红。"现在村里书屋的借阅量比城里图书馆还高",说这话时她眼睛亮晶晶的。
2. 美丽乡村的"养成秘籍"
陈大镇推行"积分制"管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能换生活用品。上周去采访,看见七十岁的周奶奶正用20个积分兑换酱油:"扫自家门前路还能得奖,这政策真不赖!"现在全镇垃圾集中处理率已达100%。
傍晚散步遇到天静宫街道的网格员小高,他正用APP上传村民反映的路灯问题。"上午报修下午就来修,现在乡亲们有事都爱找我唠。"说着掏出工作证,背面印着二十四小时服务热线。
菜市口修鞋的老刘头最近收了徒弟,"镇里搞技能培训,说我这手艺能评非遗哩"。暮色里,他纳鞋底的声音和广场舞音乐混在一起,倒是出奇地和谐。或许这就是老百姓想要的振兴——既留得住乡愁,又看得见奔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