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娟龙根传奇:揭秘背后的故事
沈丽娟龙根:一个普通人的非凡坚守
五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我翻看着沈丽娟的采访资料,突然被这个普通农村妇女的故事击中了。她不是什么名人,却在龙根村默默耕耘了二十余年,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坚守"二字。

(沈丽娟龙根传奇:揭秘背后的故事)
一、龙根村的"活地图"
第一次见到沈丽娟是在村委会门口,她正拿着笔记本核对贫困户名单。五十出头的年纪,晒得黝黑的脸上总挂着笑,说话带着浓浓的乡音。
"我们村啊,就像棵老榕树,根扎得深。"沈丽娟这样形容龙根村。确实,在这个户籍人口不到800人的小村庄,她几乎记得住每家每户的情况:
- 张家老屋的瓦片该换了
- 李家孩子的助学贷款快到期了
- 王大爷的高血压药还剩几天
村委会的同事都说,沈丽娟就是龙根村的"活地图",连哪块田的土质怎么样都门儿清。
二、从"外来媳妇"到"村里人"
1998年,25岁的沈丽娟嫁到龙根村。那时候村里没通自来水,她每天要走半小时山路去挑水。
时间 | 变化 |
2003年 | 带头集资修了第一条水泥路 |
2008年 | 争取到第一个产业扶贫项目 |
2015年 | 推动全村通上了自来水 |
"刚开始村民都不信任我这个外乡人。"沈丽娟回忆说,"有次帮老张家申请危房改造,他以为我要吃回扣,拿着扫把把我赶出门。"
但她没放弃,第二天照样去帮老人收拾院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用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2.1 最忙的"村官"
现在的沈丽娟是村妇女主任,但干的活远不止妇女工作。村民有事都爱找她,因为她总能想出办法:
- 帮留守老人联系义诊
- 给返乡青年找创业项目
- 调解邻里\u7ea0\u7eb7
去年冬天,独居的张奶奶摔断了腿,沈丽娟二话不说就把老人接到自己家照顾了三个月。这事在村里传开后,更多年轻人开始主动关心身边的老人。
三、龙根的"根"与"芽"
沈丽娟常说,乡村振兴既要守住"根",也要培育"芽"。这些年她最骄傲的,是看着村里年轻人一个个回来。
"以前孩子们考上大学就再也不愿回来,现在不一样了。"她掰着手指数:小周开了农家乐,小王做电商卖山货,小李承包了果园...
今年春天,村里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沈丽娟带着大伙种起了有机茶。虽然规模还不大,但村民们脸上都有了盼头。
傍晚时分,我跟着沈丽娟走在村道上。她不时停下来和村民打招呼,问问庄稼长势,聊聊家长里短。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像龙根村那些盘根错节的老树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