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三姐妹的成长故事

渔家三姐妹:浪花里长大的海边姑娘

咸湿的海风裹着柴油味扑面而来,我蹲在码头锈迹斑斑的铁锚旁,看三个穿防水裤的姑娘正麻利地分拣渔获。大姐阿春手腕一抖,梭子蟹在空中划出弧线准确落进竹筐;二妹夏禾弯腰时马尾辫扫过银光闪闪的带鱼堆;小妹秋妹踮脚往泡沫箱里码生蚝,贝壳碰撞声像段轻快的打击乐。

渔家三姐妹的成长故事
(渔家三姐妹的成长故事)

潮汐表就是作息表

凌晨三点手机闹钟响起时,阿春已经摸黑给柴油机加了第二遍油。三姐妹的卧室墙上钉着张过塑的潮汐表,红笔圈出的日期旁写着:"大潮,4:30出海"。"小时候总把潮水当闹钟",夏禾把缆绳在桩子上绕出八字结,"涨潮时船板咯吱响,比阿姐掀被子管用多了。"

节气 主要渔获 作业时长
惊蛰到谷雨 黄鱼、鲳鱼 10-12小时/天
夏至前后 梭子蟹、对虾 凌晨出海赶早市

藏在防水裤里的手艺

  • 阿春的绝活:单凭浪花声音判断网具是否挂底
  • 夏禾的秘诀:用海藻汁处理被水母蛰伤的皮肤
  • 秋妹的发明:废旧轮胎改装的船沿防撞条

秋妹的防水裤右侧口袋永远鼓囊囊的,里面装着用牡蛎壳磨成的刮鳞器。"买的不趁手",她蹲在船尾处理刚钓上的石斑鱼,刀刃与鱼鳞碰撞发出细碎的沙沙声,"爷爷说好东西都长在海里,就看你找不找得到。"

海鲜市场的生存法则

下午四点的码头交易市场像个沸腾的火锅,夏禾把装着活皮虾的塑料箱重重搁在电子秤上,溅起的水花惊飞了几只海鸥。她们总结出三条铁律:

  1. 头水紫菜要赶在日出前晾晒
  2. 死掉的梭子蟹比活蟹便宜三分之二
  3. 戴金链子的中间商最爱压价

阿春在记账本上画了个月亮符号,这天她们捕到七条野生大黄鱼。"去年这时候",她突然用圆珠笔戳了戳本子上的旧痕迹,"爸的船就是在这天被螺旋桨缠住的。"海浪声突然变得很响。

台风天的特别任务

气象台挂出三号风球时,三姐妹正往船上捆最后几捆渔网。秋妹突然指着防波堤喊:"白海豚!"那只背鳍带伤疤的母豚带着幼崽往避风港游去,夏禾抓起手机拍了三秒视频又锁屏。"得去帮陈伯加固养殖箱",她甩给妹妹们两件荧光救生衣,"他家泡沫筏子经不起风浪。"

柴油机突突声中,阿春从驾驶舱探出头喊:"秋妹把缆绳再收半米!"浪头把她的声音撕成碎片。后来我在村口小卖部遇见她们,三姐妹合吃一碗车仔面,湿漉漉的头发在背后滴出三个小水洼。

暮色染红海面时,秋妹坐在倒扣的舢板上修补渔网。尼龙线在她指间穿梭,远处传来渡轮的汽笛声。阿春数完当天收入,突然往妹妹们兜里各塞了张皱巴巴的百元钞。"明天",她踢着码头边的碎贝壳笑,"请你们吃草莓冰淇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