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肥岳:乡村秘事录
大山里的肥岳
清晨五点半,老李头踩着露水往山上走时,突然听见灌木丛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声响。他拨开荆棘一看,顿时乐了——那头失踪半个月的肥岳正抱着竹笋大快朵颐呢。

一、不速之客
这事儿得从去年开春说起。我们青岩村背靠大别山余脉,向来只有野猪、獾子这些寻常野物。那天王婶在菜园子里浇粪,突然尖叫着跑回来,说看见个"穿着黑马褂的白胖子"在偷她家的卷心菜。
- 第一次目击:2024年3月8日清晨,菜园留下38码的梅花状脚印
- 损失清单:5颗卷心菜、3垄红薯、半缸腌酸菜
- 村民反应:70%认为是黑熊,20%觉得是野人,10%坚持说山神显灵
直到林业局的专家拿着红外相机蹲守三天,才拍清楚这"江洋大盗"的真容——竟是头从保护区跑出来的成年大熊猫!
二、"肥岳"的来历
这名字是村里孩子们起的。专家说它左耳缺个角,对照档案发现是2018年野化放归的"岳岳",体重超标才被村民认成熊。如今在野外混了六年,体重直奔280斤,活脱脱是个滚圆的毛球。
特征 | 数据 |
肩高 | 75cm |
食量 | 日均18kg竹叶+5kg杂食 |
活动范围 | 以老樟树为圆心,半径3公里 |
要说这祖宗多会挑地方——后山那片箭竹刚过盛年期,鲜嫩得能掐出水;溪边野苹果树年年硕果累累;连村民晾晒的玉米棒子都比保护区的饲料香甜。
2.1 村民的智慧
起初大家愁得睡不着觉。张会计在村委会拍桌子:"《野生动物保\u62a4\u6cd5》写着呢,伤它要坐牢,由着它祸害庄稼,咱喝西北风去?"
最后还是老猎户周叔想出法子:在竹林外围种上带刺的枳树,粮仓周围挂满铃铛。更绝的是把辣椒水喷在晾晒的粮食上——肥岳偷吃过一次后,再看见红辣椒就绕道走。
三、共生之道
转眼到了深秋,村里人渐渐摸透了这位"贵客"的脾气。它每天雷打不动要喝山泉,村民就在泉眼旁放了石槽;最爱在村口老槐树下打盹,妇女们晒被子都自动避开那块地方。
有回下暴雨,肥岳竟溜达到村委会屋檐下躲雨。当时正在开党员大会,八十多号人和一只熊猫隔着玻璃门大眼瞪小眼,场面活像什么奇幻电影。
最让人称奇的是去年腊月,二狗子家三岁娃跑丢了。全村人打着火把找到半夜,最后发现小崽子蜷在肥岳肚皮上睡得正香,那熊猫还知道用爪子给孩子挡风呢。
如今村里娃娃们放学回家,总要先绕去后山喊一嗓子:"肥岳!今天我家蒸了窝窝头,给你留了两个!"虽然专家说熊猫不吃熟食,但这傻大个儿每次都会慢悠悠晃出来,坐在石头上看孩子们手舞足蹈地比划。
山里的雾气漫上来时,常能看见个黑白相间的圆影子在竹林里晃悠。老支书有回喝多了说漏嘴:"咱村现在交的熊猫粪便,比交的公粮还值钱哩!"
晨光透过云层洒在山路上,老李头摸出兜里的嫩竹笋放在青石板上。肥岳歪头瞅了他一会儿,突然把啃了一半的笋子往老李头脚边推了推,继续低头大嚼。露珠从竹叶上滚下来,正好砸在熊猫的黑耳朵上,它抖了抖毛,像个偷吃被抓包的胖娃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