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值班护士的孤独心事:无人诉说的坚守
夜班护士的独白:当白大褂遇上深夜的寂寞
凌晨三点的护士站,只有监护仪的滴答声陪着我。小美第N次划开手机又锁屏,朋友圈最后一条动态还停留在晚上八点。"原来不只我一个睡不着啊",她苦笑着把体温枪放回抽屉,不锈钢的冰凉触感让指尖微微一颤。

(深夜值班护士的孤独心事:无人诉说的坚守)
为什么护士更容易感到孤独?
值夜班时我常想,这份职业就像穿着白大褂的守夜人。根据《中国护理工作者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
- 72%的护士在夜班时产生强烈孤独感
- 每月平均要值7-8个夜班
- 交接班时的交流时间不足15分钟
记得上周给3床大爷换药时,他突然说:"姑娘你们真不容易,我睡不着还能按铃找人说说话,你们找谁呢?"当时鼻头突然就酸了。
生物钟紊乱的恶性循环
时间段 | 普通人 | 夜班护士 |
晚上10点 | 准备入睡 | 核对第3遍医嘱 |
凌晨2点 | 深度睡眠期 | 处理突发抢救 |
早上6点 | 自然醒来 | 强撑着眼皮写交班 |
这种昼夜颠倒让我们的社交时间支离破碎。闺蜜约饭永远要配合我的排班表,有次聚餐到一半,我居然靠着沙发就睡着了。
那些不为人知的温暖时刻
但这份工作也藏着糖。上周给5床小朋友扎针时,她突然从枕头下掏出个折纸爱心:"姐姐这个送你,你值夜班就不怕黑啦。"现在这个皱巴巴的小爱心还贴在我的排班本上。
- 清晨家属悄悄放在护士站的豆浆
- 康复患者寄来的手写明信片
- 同事接班时带的热乎鸡蛋灌饼
这些细碎的温暖像黑咖啡里的方糖,让难熬的夜班有了回甘。记得有次凌晨四点,我和隔壁科室的护士隔着走廊用对讲机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监控室的保安大叔还给我们打拍子。
给同行的小建议
这些年我摸索出些应对寂寞的方法:
- 准备个夜班手账本,记录病房里的暖心片段
- 和同事约定凌晨三点茶歇时间
- 用消毒液气味当"安神香薰"(这个可能就我们护士懂)
现在我的更衣柜里常备着风油精和蒸汽眼罩,就像战士保养武器。昨天看到新来的实习护士偷偷抹眼泪,我塞给她一包跳跳糖:"含着这个配药,保证不犯困。"她噗嗤笑出来的样子,让我想起刚入职的自己。
窗外天色渐亮,早班的同事踩着晨光走进来。我伸了个懒腰,把听诊器挂在脖子上——冰凉的金属已经被捂得温热。走廊尽头传来轮椅的轱辘声,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