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王梦婷简历及主要成就介绍

涡阳姑娘王梦婷:从皖北小城走出的科技新星

清晨六点的涡阳县城,早点铺子刚升起第一缕炊烟。1995年出生的王梦婷总爱在这个时候,揣着热乎乎的烧饼穿过老粮站胡同。谁能想到这个扎马尾辫的姑娘,二十年后会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年轻的女性科学家?

涡阳王梦婷简历及主要成就介绍
(涡阳王梦婷简历及主要成就介绍)

一、小城里的"十万个为什么"

"这孩子打小就爱拆东西!"王梦婷的母亲至今记得,女儿六岁时把收音机拆成零件铺了满床。在涡阳三小读书时,她的课桌抽屉里永远塞着《少年科学画报》,初中班主任打趣说:"王梦婷提的问题,经常把代课老师问得直挠头。"

  • 2007年:获得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 2009年:以全县第三名考入合肥八中理科实验班
  • 2011年:发明"智能盲道导航系统"获国家专利

涡阳人记忆中的"别人家孩子"

老邻居们回忆说,暑假总看见她在县图书馆二楼角落写写画画。有次台风天闭馆,管理员发现这姑娘居然打着手电在楼道看书。"当时就觉得,这孩子将来准有出息。"现任图书馆馆长李建军说。

二、中科大的"量子玫瑰"

2012年高考放榜那天,涡阳全友家电城的电视机循环播放着王梦婷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的消息。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理科学霸填报志愿时,在物理系计算机系之间纠结了整整三天。

2013-2016 师从张亚勤院士研究机器学习
2015夏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期间提出"动态卷积"概念
2016秋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

实验室的师兄记得,有次她为验证算法连续工作38小时,最后被保安发现睡在服务器机房。"那时候我们就开玩笑,说梦婷是把涡阳人的倔劲儿带进了科研。"现任百度首席科学家王海峰这样评价。

三、硅谷岁月与归国创业

2017年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时,王梦婷正在老家帮父母收麦子。邻居拍到她戴着草帽在田埂上查邮件的照片,后来成了"最接地气学霸"的网络热图。

  • 2018年:主导开发首个中文多模态预训练模型
  • 2019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者
  • 2020年:婉拒硅谷高薪回国创立深度求索公司

在旧金山湾区工作的那两年,她保持着涡阳人的早餐习惯——保温杯里泡枸杞,电脑边永远放着老家带来的苔干菜。"有次团建吃火锅,她居然从行李箱掏出瓶涡阳辣糊汤底料。"前同事麦克·陈笑着回忆。

四、现在进行时:AI界的"造梦者"

2023年冬天,王梦婷团队开发的"求索"大语言模型在多个国际测评中超越GPT-4。发布会那天,她特意穿了件绣着涡阳剪纸纹样的中式立领衬衫。

"技术没有乡愁,但工程师有。"在今年的人工智能大会上,她用带着皖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我至今记得高中物理老师说的——再精密的算法,也模拟不出粮站胡同槐花开的香气。"

最近回涡阳参加表妹婚礼时,有人看见她在老电影院旧址站了很久。那里现在变成了AI人才培训中心,门口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她获得"何梁何利奖"的新闻。暮色里,三十岁的科学家弯腰捡起一片梧桐叶,轻轻夹进了随身带的笔记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