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职加:留学生求职辅导与名企内推
海马职加:帮留学生搞定求职难题的贴心伙伴
最近在留学生圈子里,总听到这样的抱怨:"简历投了100份,面试邀约不到5个"、"明明学历不错,就是拿不到心仪offer"、"国内求职套路太深,完全摸不着门道"...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特别懂这种焦虑。
为什么留学生求职这么难?
根据《2024中国留学生就业\u767d\u76ae\u4e66》显示,超过68%的留学生回国后要花3-6个月才能找到工作。主要卡在几个地方:
- 信息差:国内招聘季、流程、潜规则都不熟悉
- 简历水土不服:国外那套写法在国内HR眼里可能不达标
- 面试表现:文化差异导致沟通效果打折扣
- 人脉短板:国内企业更看重内推机会
真实案例:Lucas的逆袭之路
去年认识的Lucas让我印象深刻。曼彻斯特大学金融硕士,回国后投了三个月简历石沉大海。后来我们帮他做了三件事:
- 重写符合国内审美的中英文简历
- 模拟了5场不同风格的群面
- 对接了2家券商的内推资源
结果?两个月内拿到3个offer,最后去了心仪的中金。他说最意外的是发现:"原来国内面试要这样讲故事啊!"
海马职加到底能帮你做什么?
服务项目 | 具体内容 | 效果 |
职业规划 | 1v1分析优势+行业匹配度 | 明确求职方向 |
简历优化 | 中英文版本+网申关键词优化 | 提升通过率 |
面试辅导 | 单面/群面模拟+行业黑话解读 | 增强自信心 |
内推资源 | 合作企业实时岗位对接 | 快速获得机会 |
记得上个月辅导的Emily说:"最值的是老师教我怎样把留学经历讲成加分项,而不是距离感。"她现在在某四大已经顺利通过试用期了。
关于内推的那些真相
很多人觉得内推就是走后门,其实完全不是。正规企业的内推流程:
- 简历直达业务部门,避免被系统误筛
- 有内部员工背书,增加可信度
- 能提前了解团队真实需求
但要注意,内推≠保过。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只是帮你争取到展示机会。
这些坑千万别踩
根据我们接触的2000+案例,总结出留学生常犯的致命错误:
- 用国外简历模板直接投国内岗位
- 在面试时过分强调"国外经验优于国内"
- 忽视国企/民企的笔试准备
- 错过金九银十的校招黄金期
上周还有个学生懊恼地说:"早知道该早点准备行测题,现在临时抱佛脚太痛苦了。"
其实找工作就像谈恋爱,既要展现最好的自己,也要懂得对方想要什么。如果你正在为回国求职发愁,不妨找个懂行的聊聊。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