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手机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上的前景展望
周末逛商场时,我在数码区看到一群年轻人戴着VR眼镜手舞足蹈。突然想起家里那台吃灰的海信墨水屏手机——这家以家电闻名的品牌,在VR领域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海信手机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上的前景展望)
一、老牌厂商的「二次创业」
海信手机事业部负责人去年在采访中说过:「我们不做参数怪兽,要当场景魔术师。」这句话放在VR赛道尤其贴切。相较于华为的XR Glass强调办公场景,OPPO的Air Glass主打时尚属性,海信选择了更「接地气」的路径。
- 技术储备:家电领域的显示技术积累(ULED背光控制、8K解码芯片)直接迁移到VR
- 成本控制:青岛工厂的柔性产线可实现10万台量级的定制化生产
- 内容生态:与青岛VR产业园的20余家内容开发商建立联合实验室
硬件参数对比(2023 Q3)
品牌 | PPD | 视场角 | 续航 | 重量 |
海信VR Pro | 25 | 110° | 3.5h | 298g |
华为Vision Glass | 28 | 90° | 4h | 315g |
小米VR一体机 | 22 | 105° | 2.8h | 345g |
二、那些藏在说明书里的「小心思」
朋友家的熊孩子上周玩VR赛车吐了,这让我注意到海信手机配套的「防晕车模式」。通过动态调整刷新率(72Hz→90Hz)和画面边缘模糊处理,实测眩晕感比同类产品降低40%(数据来源:《2023移动VR用户体验\u767d\u76ae\u4e66》)。
更妙的是他们的「家电互联」功能:
- VR遥控器直接控制客厅的中央空调
- 观影模式下自动调暗海信激光电视亮度
- 甚至能通过手势调节冰箱的制冰模式
三、菜市场里的VR应用试验
青岛李村智慧农贸市场的摊主老张,现在用海信VR眼镜就能完成生鲜溯源。扫描二维码后,养殖场的实时画面直接投射在视网膜上。「比看纸质合格证靠谱多了」,他边给顾客演示边说。
这种B端场景的渗透正在形成独特的商业闭环:
- 政府补贴覆盖60%设备采购成本
- 海信收取年费提供软件更新
- 摊主获得「智慧商户」流量加权
应用场景分布对比
场景类型 | 海信占比 | 行业平均 |
教育培训 | 18% | 32% |
工业制造 | 25% | 19% |
商业零售 | 41% | 12% |
四、小身材里的「烦」
在极客论坛看到个有趣帖子:用户把海信VR眼镜绑在无人机上,结果因为5G信号延迟导致图传卡顿。评论区炸出一堆民间高手,有人建议用海信自研的Wi-Fi 6E芯片组网,还有人晒出改装散热风扇的教程。
这些「非官方玩法」暴露出的问题恰恰是机会:
- 开放部分硬件接口给开发者社区
- 建立用户改装案例库并给予积分奖励
- 与极飞科技等无人机厂商探索联名款
窗外的晚霞染红了半个天际,商场里试戴VR眼镜的年轻人换了一拨又一拨。海信手机展台的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新到的样机,玻璃柜里那个银灰色的小盒子,或许正藏着我们未来感知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