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朗宣布对美以目标发动首轮打击,伊朗对美以目标发动首轮军事打击
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在德黑兰发表声明,正式宣布针对美国驻中东军事基地和以色列关键设施的“报复性袭击”已进入执行阶段,声明指出,此次行动是“对美以近期针对伊朗核设施和革命卫队高层的无端攻击的正当回应”,并强调所有打击行动均遵循国际法框架,伊朗官方媒体伊通社发布的多张卫星图像显示,克尔曼省、库姆省和阿拉克核设施周边部署了新型中程弹道导弹和无人机编队。
-
以色列展开空袭报复
以色列国防军宣布进入“最高战备状态”,空军F-35I和F-15E战机对伊朗在叙利亚、伊拉克及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据点实施精准打击,据《国土报》披露,以军此次空袭重点针对伊朗在叙利亚代尔祖尔省的导弹装配厂和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的无人机仓库,卫星监测数据显示,空袭导致至少3座地下指挥中心被摧毁,并击落12架伊朗提供的“见证者-136”\u81ea\u6740式无人机。 -
伊朗革命卫队启动“圣城旅”作战计划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签署第55号军事指令,授权“圣城旅”指挥官巴盖里负责协调对美以的跨区域打击,根据泄露的作战手册,该旅将采取“三阶段战术”:第一阶段以电子战瘫痪目标通信系统,第二阶段用“法塔赫-110”短程导弹摧毁指挥节点,第三阶段通过胡塞武装和\u771f\u4e3b党实施分散式袭扰,美军中央司令部证实,已检测到伊朗向也门和黎巴嫩输送的火箭弹数量较上月激增47%。 -
伊朗导弹技术 hidden
德黑兰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近期公开的学术论文显示,伊朗已成功研发出可搭载高爆战斗部与卫星制导系统的“霍拉姆沙赫尔-9”中程导弹,该导弹采用折叠式弹翼设计,射程覆盖以色列全境,并配备抗干扰导航系统,以色列军事研究所分析指出,伊朗通过逆向工程俄制“伊斯坎德尔”导弹技术,使导弹突防成功率提升至72%,伊朗原子能组织宣布,已就“阿克巴-3”型核潜艇的潜航测试完成最终验收。 -
伊朗国内民众反应
德黑兰、大不里士等12个城市的\u96c6\u4f1a中,超过50万民众举行反美\u6e38\u884c,高呼“血债必用血偿”口号,社交媒体平台数据显示,#SupportIRGC话题在24小时内获得2.3亿次浏览,革命卫队官方账号发布的“烈士名单”视频引发强烈共鸣,但巴列维大学民调显示,18-35岁群体中仅39%支持全面战争,多数人呼吁优先发展民用核能。 -
国际社会紧急斡旋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中国、俄罗斯联合提出“双轨停火方案”:要求美以24小时内停止军事行动,伊朗暂停武器运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紧急约见伊朗驻联合国大使加尼,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沙特王储曼苏尔、阿联酋外长阿卜杜勒拉赫曼分别向德黑兰和特拉维夫致信,承诺提供“人道主义走廊”和能源保障。 -
中东局势未来走向
兰德公司最新评估报告预测,未来90天内冲突可能扩展至红海航运线,伊朗可能向也门部署“沙希德-136”无人机群,土耳其、卡塔尔等地区国家正秘密组建“调解联盟”,计划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设立临时冲突解决中心,美国国务院宣布向阿曼部署“宙斯盾”反导系统,同时向以色列提供价值15亿美元的“铁穹”升级版防御系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