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注水\u809b\u95e8清洁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次难忘的直肠给药经历:当医疗遇上生活智慧

上周三凌晨三点,我被一阵剧烈的腹痛惊醒。这种绞痛像是有人在我肚子里拧毛巾,冷汗瞬间浸透了睡衣。在急诊室做完CT后,医生拿着报告单对我说:"直肠给药吧,这个见效最快。"

注射器注水肛门清洁方法及注意事项
(注射器注水\u809b\u95e8清洁方法及注意事项)

直肠给药的前世今生

记得小时候发烧,外婆总会拿出那个银色的小药管。她叫它"退热栓",说这是"从后门走的捷径"。直到这次亲身经历,我才真正理解这种给药方式的精妙之处。

直肠给药在医学上称为栓剂给药,主要分为三类:

  • 解热镇痛类:比如常见的对乙酰氨基酚栓
  • 抗生素类:用于肠道感染的诺氟沙星栓
  • 特殊治疗类:包括治疗痔疮的马应龙麝香痔疮栓

为什么选择直肠给药?

优势 具体表现
吸收快 直肠黏膜血管丰富,药物可快速进入血液循环
副作用小 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u523a\u6fc0
利用率高 药物不经过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提高

我的实操日记

护士递给我的不是想象中的栓剂,而是一支5ml注射器和一小瓶透明药液。"需要自己推注?"我声音都变了调。她笑着解释:"水溶性药物都这样用,比栓剂吸收更好。"

准备工作:

  • 用温水清洗注射器
  • 药液加热至接近体温
  • 准备润滑剂(医院给的是医用凡士林)

当冰凉的注射器接触皮肤的瞬间,我条件反射地绷紧了肌肉。护士提醒说:"放松,像排便时那样用力。"这个比喻意外地管用,我能感觉到药液缓缓流入时的温热感。

意想不到的发现

用药后我特意记录了症状变化:

时间 症状变化
15分钟后 腹痛开始呈波浪式减轻
1小时后 能保持坐姿不冒冷汗
3小时后 可以缓慢进食流质食物

家用直肠给药的注意事项

出院时医生特别叮嘱,如果在家需要自行给药:

  • 注射器必须专人专用
  • 推注速度控制在1ml/10秒
  • 给药后保持侧卧姿势20分钟
  • 出现灼热感应立即用温水冲洗

隔壁床的大爷分享了他的经验:"我老伴每次都在药液里加两滴茶油,说是能保护肠黏膜。"虽然没找到相关医学依据,但这种民间智慧总让人会心一笑。

现在我的医药箱里常备着两支5ml注射器,不是用来\u6253\u9488,而是应对可能的腹痛复发。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临床药物治疗学》里的一句话:"给药途径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与否。"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我摸了摸已经痊愈的腹部。原来最有效的治疗,有时候真的需要换个"入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