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核酸牵羊案明日开庭 9人被追责
河北"牵羊做核酸"案明日开庭:一场荒诞闹剧背后的基层治理困局
2022年春天,一则"河北老汉放羊被要求给羊做核酸"的短视频引爆网络。视频里,7个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以防疫为由,强行带走陈老汉的一只羊。那句"这羊做核酸了吗"的荒诞问话,成为当年最扎心的黑色幽默。

一、事件始末:从田间闹剧到全民围观
事情发生在2022年3月14日下午,河北河间市卧佛堂镇河西村。68岁的陈天赏像往常一样在村西洼放羊,突然被自称"巡防队员"的9人团团围住。他们开着喷涂警用标志的车辆,穿着酷似警服的制服,却干着令人瞠目的勾当——以"给羊做核酸"为由,强行掳走了一只价值2600元的大肥羊。
- 荒诞细节:全程未出示任何执法凭证
- 关键转折:陈老汉用抖音记录遭遇,视频播放量破亿
- 舆论发酵:央广网等官媒跟进,网友怒斥"现代版鬼子进村"
更讽刺的是,当舆论沸腾后,村支书带着2600元上门"私了",还让老汉录视频"道歉"。这种欲盖弥彰的操作,反而让事件升级成基层权力失范的典型案例。
二、法律焦点:是防疫还是抢劫?
明日庭审的核心争议点,在于如何定性这出闹剧。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此案至少涉及三重违法:
违法行为 | 法律依据 |
冒充警务人员 | 《刑法》第279条 |
抢劫财物 | 《刑法》第263条 |
滥用防疫职权 | 《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 |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人员始终坚称"为防疫需要",但根据《动物防疫法》,即便真要做动物检疫,也应由农业农村部门实施,且需出具检疫证明并返还动物。而现实是,那只羊再没回来——村民私下透露,当晚就被宰杀分食了。
三、深层反思:基层治理的四个病灶
1. 权力幻觉下的"土皇帝"现象
村支书带着"巡防队"招摇过市,本质上是用权力戏服包装暴力。这种权力cosplay在基层并不罕见,某些干部真把自己当成了治下的"太阳",殊不知老百姓宁愿面对寒风也不愿被暴晒。
2. 防疫异化为"合法伤害权"
三年来,多少荒唐事假防疫之名而行?从焊死家门到当街打狗,再到这次的牵羊核酸。当紧急状态成为常态,某些人就把例外当成了惯例。
3. 短视频时代的悖论
陈老汉是幸运的,他会用抖音。但靠热搜本身就是法治社会的悲哀。正如伊索寓言里那个靠太阳而非狂风脱外套的行人,文明社会本该用说理代替强制。
4. 基层执法的"警服依赖症"
涉事人员非要穿仿警服、开仿警车才敢执法,暴露了基层治理中的身份焦虑——似乎只有披上这身皮,说话才有人听。这种对权力符号的病态迷恋,比抢羊本身更值得警惕。
明天法庭的槌声落下时,我们希望听到的不只是对个案的审判,更是对基层治理的一次全面体检。毕竟,抢走的是一只羊,伤的是千万民心。风能吹走老汉的外套,却吹不散心头的寒意;阳光照得到田间的羊群,也该照进每个角落的权力迷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