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景县龙华镇潘勇事迹纪实
潘勇:一位龙华镇老支书的"泥土人生"
清晨五点半,景县龙华镇大潘庄的广播准时响起。这个用了二十年的老喇叭里传出的声音,村民们都再熟悉不过——"各家各户注意啦,今天县里农技站来指导小麦赤霉病防治..."。声音的主人正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后座上绑着铁锹,车把上挂着记录本,开始他雷打不动的晨间巡查。

一、从"愣头青"到"主心骨"
1998年冬天,28岁的潘勇接过老支书的担子时,村里人都在嘀咕:"这毛头小子能行吗?"当时的龙华镇大潘庄,是出了名的"三多村"——光棍多、欠债多、多。村委会的窗户玻璃没一块完整的,村西头的土路下雨天能没过膝盖。
上任头个月,潘勇干了两件"傻事":
- 把自家准备盖房的3万块钱垫给村小学修危房
- 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收陈年农业税,最后自己掏腰包补了缺口
妻子王秀兰记得清楚:"那天他蹲在门槛上抽了半包烟,最后就说了一句'不能让人戳脊梁骨'。"正是这股倔劲儿,让这个高中毕业就回村的年轻人,慢慢成了乡亲们嘴里的"勇子"。
二、泥腿子里的"经济学"
2003年农业税取消后,潘勇敏锐地抓住政策机遇。他在村委会的黑板上画了张表格,对比着几种经济作物的收益:
作物种类 | 亩产(斤) | 收购价(元/斤) | 成本(元/亩) |
普通小麦 | 800 | 0.8 | 400 |
强筋小麦 | 750 | 1.2 | 500 |
金银花 | 300(干花) | 35 | 2000 |
"看见没?种十亩金银花顶上五十亩麦子!"他掰着手指头给村民算账。如今大潘庄的金银花种植面积超过800亩,还建起了烘干车间。去年疫情最紧的时候,村里往武汉捐了200公斤金银花,老潘在包装箱上写了句"河北农民的一点心意"。
2.1 那些"不务正业"的尝试
潘勇的笔记本里记满了各种"异想天开":
- 2015年:引进"跑步鸡"项目,鸡脚上戴计步器
- 2017年:在快手开账号直播卖红薯粉条
- 2020年:把村口废弃砖窑改造成亲子农乐园
这些尝试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村民张大爷说:"勇子就这点好,摔跟头了拍拍土又站起来。"
三、抽屉里的"百家账"
在潘勇办公室的抽屉里,有本特殊的账本:
- 李婶家孙子手术借了5000
- 王叔家大棚被雪压垮垫了3000
- 村东头孤寡老人每月200生活费...
这些钱大多来自他获得的各类奖金,二十年来累计支出超过16万。镇上来考察的年轻干部不理解:"潘书记,这些不该是民政部门管吗?"他笑着指指墙上"优秀员"的奖状:"这上面又没写管哪些不管哪些。"
去年冬天特别冷,潘勇关节炎发作得厉害。村民们发现,他们支书巡查时开始拄拐杖了。拐杖是村里老木匠用枣木做的,手柄处磨得发亮,拐杖底部总沾着新鲜的泥土——就像它的主人,始终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最近村里在修新的文化广场,施工队发现潘勇几乎天天来盯进度。工头老周递烟时开玩笑:"潘书记,您这是不放心我们啊?"他接过烟别在耳朵上:"不是不放心,是想早点看见大伙儿在这儿跳舞的样子。"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影子尽头是正在抽穗的麦田,更远处,金银花田里传来采收妇女的说笑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