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 韩媒评其政策与挑战,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 韩媒聚焦政策布局与国内外挑战

  1. 李在明胜选演讲:呼吁团结与改革
    韩国进步派总统候选人李在明于3月7日以51.3%得票率击败现任总统尹锡悦,成为韩国第82任总统,他在首尔市立体育馆的胜选演讲中强调“终结政治分裂”,承诺推动经济平等、反\u8150\u8d25和绿色转型,称“韩国人值得更好的未来”,李在明以“非传统政治人”身份当选,其背景包括前总统文在寅之子、共同民主党议员及前青瓦台首席秘书,引发国内外对韩国政治代际交替的关注。

    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 韩媒评其政策与挑战
    (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 韩媒评其政策与挑战)
  2. 进步派回归:终结保守统治周期
    李在明 victory标志着韩国进步派在尹锡悦政府后重掌政权,其政党共同民主党主张扩大社会福利、重新加入《全球\u79fb\u6c11契约》、修复与朝鲜关系等,与尹锡悦时期的“强安保、弱福利”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分析指出,李在明团队计划在百日新政中推进劳动权益改革和财政再分配,试图扭转韩国经济不平等加剧的趋势,但反对派批评其政策将导致通胀和财政赤字扩大。

  3. 经济政策:从就业优先到产业革新
    李在明竞选纲领以“经济民主化”为核心,提出将企业利润税从10%提高至15%、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设立“全民基本收入”试点等,其团队特别强调半导体和生物科技产业的自主化,计划在2025年前将韩国芯片自给率从20%提升至50%,韩国经济界对此反应分化,财阀代表担忧政策会增加企业负担,但初创企业协会支持其“打破垄断”的意图。

  4. 外交转向:对美韩日关系再平衡
    李在明政府将调整对美外交策略,重申“延伸威慑”政策但避免过度依赖美国,他承诺在朝鲜半岛问题中发挥“中间人”角色,重启与朝鲜的对话机制,并推动美韩军事合作透明化,对日本方面,李在明主张以“历史问题为起点”重启谈判,但坚持要求日本赔偿强征劳工问题,分析认为,其“多边外交”路线可能改善中韩关系,但需平衡美日同盟压力。

  5. 社会议题:性别平等与青年就业
    李在明在性别政策上提出“零容忍性骚扰”立法,计划将男性育儿假从1个月延长至6个月,并设立“性别平等预算”,针对韩国青年失业率(2023年为11.3%)问题,其团队拟推出“青年创业签证”和“公共部门岗位扩招计划”,但部分保守舆论担忧此类政策将加剧劳动力市场僵化。

  6. 国际社会反应:支持与警惕并存
    中国外交部表示“愿与李在明政府加强沟通”,日韩经济联委会称“期待稳定供应链合作”,美国国务院则呼吁韩国“维持对华经贸活力”,同时强调“同盟关系不可或缺”,欧盟委员会称将深化与韩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合作,但美国部分议员警告,李在明若“过度亲近朝鲜”将损害印太战略利益。

  7. 李在明百日新政路线图
    根据共同民主党内部文件,李在明政府将分三阶段推进改革:
    首月(4月):通过《劳动权益强化法案》《企业透明化法》修订案;
    第二月(5月):与朝鲜举行非军事区(DMZ)首脑会谈;
    第三月(6月):公布《经济再分配\u767d\u76ae\u4e66》并启动半导体国产化项目。
    若进展顺利,计划在2024年9月前完成《朝韩和平协定》草拟。

【本文完】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匿名用户 2025-07-09 1# 回复
韩国进步派候选人李在明胜选,承诺推动经济平等、反腐败和绿色转型,将调整对美外交策略,推动朝韩对话,同时面临经济政策挑战和国内外支持与警惕并存的局面。